拉阿魯哇族由排剪、美壠、塔蠟和雁爾四個社組成,主要聚居在高雄市桃源區高中里、桃源里以及那瑪夏區瑪雅里,人口約有3百多人。拉阿魯哇為自稱,其意不可考。
相傳族人原居地在東方hlasunga,曾與矮人共同生活;矮人視「聖貝(takiaru)」為太祖(貝神)居住之所,每年舉行大祭以求境內平安、農獵豐收、族人興盛。族人離開原居地時,矮人贈以一甕聖貝,族人亦如矮人般舉行「聖貝祭(miatungusu)」。祭儀最重要的部分是「聖貝薦酒」儀式:將聖貝浸在酒裡,察其顏色變化,如果變成紅色則表示太祖酩酊之狀,意味祭典圓滿成功。
拉阿魯哇族是一父系氏族社會,以相同的祖先為中心,由後裔組成父系氏族,族語稱之為lamaisa或hlipakuamia,非為外婚的單位。西元1950年的調查,拉阿魯哇族的家氏族共有24個。1963年的調查,僅剩下20個家氏族,所有的拉阿魯哇人都隸屬於其中。在日治時代,這些家氏族名被當作姓,而普遍的被使用,現今僅剩18個家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