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族,過去居住於宜蘭,目前遷居到花蓮和臺東,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的噶瑪蘭人聚落,是現在噶瑪蘭人較集中的地區,人口約有1千多人。從西元1980年開始,噶瑪蘭人就展開尋根及正名運動。經過長久的奮鬥,總算緊接在邵族之後,於2002年被官方正式認定為原住民的第十一族。
噶瑪蘭族是距今大約兩千年前遷入宜蘭平原,主要分成兩支,分別在蘭陽溪的南邊和北邊各自發展。一支在三貂角登岸,經由頭城進入宜蘭,以打馬煙社為首,形成溪北各社;一支在蘭陽溪口登陸,以加禮宛社為首,形成溪南各社。當初登陸三貂角的噶瑪蘭人自稱Basai(馬賽),Kavalan(噶瑪蘭)則是進入宜蘭平原之後才產生的自稱。
進入宜蘭平原的噶瑪蘭人,以濱海地區為根據地,逐漸向內陸發展,多集中在海拔五至十公尺的海岸地帶居住,聚落型態是採取近河的小型集村。為了適應低溼的地理環境,其居住空間以干欄式房屋為主。噶瑪蘭人天生樂水,喜歡濱水而居,也是一支擅水的民族,其居住、飲食都與宜蘭平原的水系脫離不了關係。
因為相信萬物有靈而延伸出特有祭儀文化與治療儀式。治療儀式由巫師擔任,先以酒請示之後,再祈求祖靈降臨治病,在治病過程巫師還需吟唱專屬的歌曲。在噶瑪蘭族的文化特質中,織布是其最具特色的一部分。特別是在還未接觸漢人的傳統社會中,衣物來源主要是靠家裡的女人從事手工織布而來。織布在當時的噶瑪蘭社會具有相當的經濟交換價值,可以用來賺取財富。所織的布也被當作財產一般,死後由母親遺留給子女。織布器具也專屬於女人,女人的織布工具變得很神聖,平時不能隨便拿出來,男人更不能碰,這是一種社會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