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分布於中央山脈海拔一千至兩千公尺的山區廣及於高雄市那瑪夏區、臺東縣海端鄉,以南投縣為主,人口約有5萬多人。社會組織以父系大家族為主,戶中人口亦包括非血緣的同居人,故傳統家屋規模均較大。
布農族的pasibutbut是一首在傳統布農社會每年二月播種祭之前,郡社及巒社群人所唱的一首祭歌。布農族由於居住環境較為疏落,聚落多沿溪流而設,所以常以歌聲呼朋引伴,且在瀑布河流呼應之間而發展出令人驚異的複音及和聲之合唱技巧。
布農族最崇拜的是天神,認為天神是人類一切的主宰,也認為鬼靈存在且有善惡之分,對動植物都是以人的平等態度對待。
布農族的埋葬方式是行坐葬,在屋內依死者身體大小挖掘一四方形且深約四臺尺的墓穴,將死者埋葬在自己家中。葬禮需在白天舉行,下葬時死者的頭部面向日落方向,死者生前所用之衣物器具隨之陪葬,下葬後在墓穴上蓋上石板。一般家人會為死者服葬五天,喪祭中不食酒肉、不掃家屋、不洗身體,祭日後才解除禁忌。意外死亡的惡死者,則由最先發現者就地掩埋,不舉行任何儀式。
布農族每年於農閒時舉行打耳祭,皆在小米除草祭後,祭典時間則由祭師決定,大都在四月初舉行。打耳祭時將鹿耳掛在祭場的樹枝上,男生都必須參加射擊,年幼的男孩由大人代射。活動的意義是尊敬善獵的英雄,並教導小朋友學習射擊以肯定男人在村中的地位,並祈求獵獲豐富,家族興旺。另外,在7、8、9月月圓時舉行嬰兒祭,又稱嬰兒節,是為了祈祝嬰兒平安長大的祭儀。嬰兒祭是以家庭為單位舉行的祭儀,在祭儀的這天,過去一年內有新生嬰孩的家庭,全家人都會盛裝打扮,向天祈禱小孩平安長大後,父母會為嬰兒掛上項鍊,期望嬰兒能夠像項鍊一樣耀眼、美麗,所以嬰兒祭的布農語,也就是掛項鍊的意思。